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帕米尔高原在哪: 帕米尔高原的历史简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8 08:41:32    

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其山高大,上生葱”),是古代中国和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之必经之地。地处亚洲中部,位于中国、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边境上。是昆仑山、喀喇昆仑、兴都库什山和天山交会的巨大山结。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高原最高峰为中国境内的公格尔山(7649米)。帕米尔高原也是亚洲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包括喜马拉雅山、兴都库什山等五大山脉,号称中亚屋脊。帕米尔高原中西部为塔吉克斯坦管辖,东部为中国管辖,南部瓦罕帕米尔为阿富汗管辖。

帕米尔高原早在中国汉朝就以“葱岭”相称,因多野葱或山崖葱翠而得名。 西汉时期,汉朝国力强盛,中原开始大规模对外通商,商人沿丝绸之路往来地中海各国,必须穿越帕米尔高原。

中国在唐朝鼎盛时期曾经一度控制了帕米尔。近代之前不久,1759年,清军推进到阿姆河右岸的什克南和瓦罕以西,清朝又重新控制了帕米尔。清朝在伊西洱库尔湖岸建筑了堡垒,树立了碑记,用以纪念他们新近征服这一地区的伟绩,并表明这是中国的领土。不久,大清的统治又再次撤退了,帕米尔成了大清的属国浩罕汗国的一部分。不过,中国仍然在阿克苏河谷保住了一个立足点。迟至1840年,大清的统治仍然达到西面的卓尔库里湖(即维多利亚湖或伍德湖)。

19世纪中叶,英国和俄罗斯的侵略者们都在帕米尔范围内扩张它们的影响。为了避免冲突,两国政府于1872~1873年达成了一项协议,规定从阿姆河往东直到卓尔库里作为双方各自势力范围的分界线。这一协定将阿姆河右岸划在俄国范围之内。然而,那时候俄国人在这一地区的出现似乎是无足轻重的。对这一地区的地形,实际上只有粗略的了解。

1875~1876年,俄国征服了浩罕,它的领土被并入俄罗斯帝国而成为费尔干纳省。清朝并没有抗议。俄国帕米尔探险队在浩罕陷落后迅速前进。1876年,一支俄国探险队越过阿赖岭,可能已经向南推进到乌仔别里山口。两年后,一支俄国探险队往南行进到伊西洱库尔。到了1878年,俄国的边疆已经推进到黑孜吉牙克以南大约80公里处。1881年,另一支考察探险队考察了从塔什库尔干到罗善和什克南以东的帕米尔大部分地区。

浩罕陷落之后,当时喀什噶尔的统治者、臭名远扬的阿古柏曾派出军队越过萨雷阔勒岭进入帕米尔。帕米尔的柯尔克孜人被招募为阿古柏的军队,并且在新疆南部作战,就像瓦宇的大军所作的一样。阿古柏还要了什么克南大君的女儿。

1876年,清朝任命左宗棠着手它“收复”新疆。到1877年底,阿古柏被杀死,清朝军队控制了他的喀什噶尔王国。大清声称,阿古柏王国西部达到什克南、瓦罕和巴达克山,作为阿古柏的继承者:大清皇帝是这一地区的合法统治者。一支清朝军队于1879年进入东帕米尔,打败了喀什噶尔王位的觊觎者,到了1880年初,清朝军队已经驻防在整个东帕米尔的各个据点。在1883年,清朝军队在郎库里附近向一支俄国分遣队挑战,责问为什么不事先向喀什噶尔的清朝当局报告就进入中国。可是在罗善、什克南和瓦罕地区以西,清朝的统治却被阿富汗入侵者排除了。

1884年,俄国同中国签署了圣彼得堡条约的一项议定书。议定书第三条的最后一句阐明,凡是河水流向规定的边界线以西的所有土地属于俄国,凡是河水流向规定的边界线以东的所有土地属于中国。这意味着共同的边界是沿着分水岭走向的。假如这一原则被引伸到乌仔别里山口以南,那么萨雷阔勒岭就是构成这样东、西之间的唯一分水岭。然而这一分水岭原则是否还适用于乌仔别里山口以南,则是不清楚的。议定书十分清楚地指明,中俄共同边界到乌仔别里为止,从这一终点起,两国边界就岔开了。看来,分水岭原则似乎只适用于乌仔别里以北的共同边界。

1884年的议定书在事实上创造了一个围绕大片帕米尔无主地带争议的楔子。这也许正好是俄国人的意图。俄国人在这一时期的战略就是防止确定一条可能会妨碍它向南推进的边界。正如1880年一份俄国军事出版物公开宜标的:在费尔干纳省的最南部同[达尔考特]山口之间的帕米尔地区延伸着一片土地,它不属于哪一方……这一无主地带或早或晚一定会成为俄国的领土,它直接连接着同印度相隔的作为分水岭的山脉。

不管1884年俄中两国的意图如何,1884年界约中的严格表述,证明北京声称的从乌仔别里山口“俄国界线转向西南,中国界线一直往南”是有根据的。苏联说1884年界约“同帕米尔地区毫无关系,任何人认真看一看这个界约就都会明白”的说法是很成问题的,而对于莫斯科的“俄中两国官员勘定了从别达里山口到乌仔别里山口一段天山地区边界”的说法则是必须同意的。

1884年,俄国和英国同意划定阿富汗北部边界。为此而建立的联合委员会在1887年完成了它们的工作,依据1872~1873年的协定,从卓尔库里湖起沿着阿姆河的流向划定了边界。卓尔库里湖以东的边界遗留未定。

1890年初,英国和俄国都将它们的控制线向前推进到喀喇昆仑的一些山口。一方的每一个行动都刺激了另一方的反推进。俄国的主要目的是要得到同英属印度的共同边界。从这一地位出发,它就能够向不列颠帝国最敏感的部位施加压力。如果伦敦在世界别的地方对俄国采取敌对政策,彼得堡就能够煽动和支持印度内部或北部边境部落民族以反抗英国统治的叛乱作为回报。即使它不愿入侵也还能够以此作为威胁,迫使英国军队在印度最北部维持十分浩繁的开支。

英国战略家希望把俄国的推进阻止在喀喇昆仑山以北,保留一条狭长的、使俄国和英国土地分隔开的“中立”地带。对于伦敦来说,这一“缓冲”地带属于中国还是属于阿富汗则是次要的。英国希望中国和阿富汗两国有效地控制住南部和东部的帕米尔,双方的领土相接壤,这样就能够阻挡俄国的南进。为了“弥合”阿富汗同中国领土之间的空隙,英国鼓动中国派遣军队进入帕米尔,直到西面的伊西洱库尔——中国领土同阿富汗接壤于此。伦敦将它的计划写在1891年给中国的一份正式建议之中:中国的狭长领土沿着阿尔楚尔河向西伸展到苏满塔什。

北京怀疑英国的意图,无疑地将英国的劝诱当作延续中俄紧张和冲突的途径。这样,虽然有一位中国军队的指挥官被派往苏满塔什,但过了9个月,到1892年5月,北京还是以所建议的狭长领土在战略上难以防御为理由,拒绝了伦敦的建议.中国公使答复英国建议的函件中的一部分曾被意译如下:中国并不渴望保留这块领土,它也知道英国没有越过兴都库什的意图,看米啦一的扶择便是俄国的占领了。

当中国正待决定将它在帕米尔的领土向西伸展多远的时候,俄国采取了行动以维护它在1873年和1887年同英国协议中的权利。

1891年春,一支拥有1000人的哥萨克分遣队被派到帕米尔,往南推进到巴洛吉尔山口,在那里,他们同阿富汗军队发生了冲突。在这以后,俄国军队继续向南深入,越过兴都库什,一直推进到达尔考特山口的顶点。然后,分遣队向北后撤,在木尔加布河上建立帕米尔要塞,作为钱国在帕米尔的权力中心。在穿越中米尔的行程中,俄国探险队向当地居民(大多数是柯尔克孜人)通告,他们现在是俄国的臣民了,并命令一队中国士兵和官员(以及至少1名英国官员)撤离。俄国人还拆除了从前中国人建立在伊西。洱库尔湖边的碑石。在喀喇库尔湖东岸,他们发现当地居民在中国人的命令下正在建筑要塞。一支二、三百人的部队留驻在帕米尔要塞,俄国探险队的其余武装撤到费尔干纳。

起初似乎是中国抵御俄国人的推进。当1891年俄国军队离开后,中国军队重新返回帕米尔,撤换了俄国人任命的地方官吏。他们自己是被任命来代替由中国人所委派的官吏的。中国军队还被派去修复和加强郎库里、伊西洱库尔和阿克塔什的各个要塞。然而,面对着增长中的俄国和阿富汗的压力,以及可疑的英国计划,中国决定撤出这块有纷争的领土。在1892年的春季,中国军队从郎库里和苏满塔什撤退,试图确保塔什库尔干到阿克塔什一线,这是一条通过萨雷阔勒的线。阿克塔什是一处中国的老哨所,在它的15000人的居民中有许多汉人。

1892年3月,俄国政府决定将萨雷阔勒岭作为乌仔别里山口以南的中俄边界。1892年6月,一支强大的俄国军队被派到帕米尔以确保俄国对其的控制。在阿克塔什的中国驻防军被命令撤走,他们的要塞也被摧毁。其它中国军队在得知俄国军队到达时便向东撤退了。到1893年,萨雷阔勒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中俄边界了。

中俄关于帕米尔问题的谈判开始于1892年。俄国坚持边界线按萨雷阔勒岭走向。中国政府对帕米尔的政策有分歧。一派以李鸿章为首,起初主张维持以乌仔别里山口一直往南作为中国最西界线的要求。另一派以浑大人为首,主张放弃萨雷阔勒岭以西的领土。

两年之内有了一些变化。1894年,中国和日本两国在朝鲜正形成紧张关系,李鸿章已经得出了必须寻求俄国的帮助以阻止日本前进的结论。为了创造这种合作的可能,帕米尔问题不能不予以解决,或者至少予以搁置。彼得堡希望中俄合作反对日本,正愿意作出将它的军队停留在萨雷阔勤分水岭以西的保证,以利于这种合作。

于是交换了以建立萨雷阔勒岭山脊线作为中俄两国管辖范围之间的事实上的分界线的照会。莫斯科现在说,就是这些换文确定了这一地区的合法边界:“帕米尔分界线是通过1894年的换文方式完成的……除此而外没有别的线”。1894年的换文显然没有公布,北京后来可疑地引用了它。据中国说,换文只不过是“临时协定”,是打算“暂时保持双方军队各自的位五,直到帕米尔问题最终解决为止”。中国政府说,在换文中已经指明:在米取上述措施时,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国对于目前由中国军队所占领以外的帕米尔领土的权利。它认为应保持此项以一八八四年界约为根据的权利,直到达成一个满意的谅解为止。

按照中国的观点,1884年议定书是帕米尔边界的最终权威定界。俄国在协定以外所控制的土地是非法占领的,必须归还中国。于是在1978年公布的一分示意图中指出,萨雷阔勒线是“十九世纪末沙皇俄国的军占领线”。

俄国人尽力将它们的影响扩展到新疆,并没有随着1894年萨雷阔勒线的划分而停止。的确,俄国人在新疆的影响一直强化到1949年。然而,俄国人此后似乎只有一次试图改变1894年建立的事实上的边界线。1901年,他们在萨雷阔勒分水岭以东的塔什库尔干建立了一个军事要塞。不过,1917年这个要塞便被撤消了。虽然一直到1940年代以前,俄国或苏联的军队有好几次被派进新疆,事实上的中苏边界仍然维持在顺着萨雷阔勒岭山脊线的走向。这条线从来没有被俄中两国的共同行动划定过。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在帕米尔高原始终无法有效统治。但中华民国政府始终将帕米尔高原西边的喷赤河视为是中国的极西点。在196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阿富汗签订边界条约,正式承认放弃瓦罕帕米尔。

2002年5月塔吉克斯坦总统访问中国,同意把靠近帕米尔地区大约1158平方公里的领土交给中国,从而结束了边界争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