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虎父无犬子”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意思是出色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也用来夸奖别人的子辈。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将军完美诠释虎父无犬子的真谛,比如秦国的王翦、王贲父子,汉朝的周勃、周亚夫父子。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却很无能,可以说是一个草包将军,靖难之役时,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北伐,最终大败而归,他三次败给朱棣,更是打开城门投降朱棣,完全颠覆虎父无犬子的说法。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投靠当时在滁州的朱元璋,朱元璋看到失去母亲的李文忠很是可怜,便将他收为养子,跟随自己姓朱,还请范祖乾、胡翰做朱文忠的老师。朱文忠读书聪颖、敏悟,学东西很快就会,并通晓经义、能诗善歌。
朱文忠长达后,以舍人的身份率领朱元璋亲军驰援池州,击败天完军,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朱元璋对李文忠十分宠信,常派他监军随将领出征,朱文忠南征北讨,立下汗马功劳,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恢复李姓。
李文忠三次向朱元璋进谏,最终惹怒朱元璋,被判斩监候,因马皇后求情,朱元璋赦免了李文忠死罪,但削去官职幽闭在家。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也算得以善终。
李景隆继承曹国公爵位,他年轻时喜读兵书,举止雍容,深得明太祖的看重,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军,还曾负责与西番的茶马互市贸易,后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
朱元璋病逝后,朱允炆继位,李景隆因是建文帝心腹,深受亲近信任,协助建文帝削藩。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让他率五十万大军北伐,并亲自在江边饯行,赐“便宜行事”之权。
朱棣与李景隆在郑村坝会战,他率精骑为先锋,左右冲击,连破李景隆七座营寨,城中守军也鼓噪杀出,李景隆大败,抛弃物资,连夜撤退。朱棣攻打大同,李景隆率军援救,兵出紫荆关,却因燕军早已回师,无功而返。
李景隆在德州誓师北上,与郭英、吴杰合军六十万,进驻白沟河,结果再次被朱棣燕军击败,只得抛弃全部辎重,撤回德州,不久又退至济南。李景隆前后丧师数十万,使得攻守形势逆转,建文帝只得将李景隆召回。
建文四年,朱棣率燕军打过长江,直逼皇城,建文帝忧惧不已。方孝孺再次上疏,请求诛杀李景隆,建文帝不准,反而派人到燕军营地请和,表示愿意划江而治,被朱棣拒绝。不久,燕军兵至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门投降,迎燕军入城。
朱棣即位后,封赏有功之臣,李景隆因有“默相事机之功”,被授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位于朝事班列之首。遭到周王众人弹劾,被削爵圈禁至死。
李文忠一生戎马一生,战功赫赫,最终配享太庙,可以说是一代名将。而他的儿子李景隆屡战屡败,不战敌就罢了还开城门投降,有辱将门之风,和他父亲相比差远了,简直一个草包,看来虎父无犬子也不是全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