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汉中市地图高清版汉台区(陕西省汉中市简介及下辖各区县地图分享)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1 11:39:40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秦巴山区西段,北靠秦岭,南倚米仓山,中为汉江上游谷地平坝;北与宝鸡市的凤县、太白县及西安市的周至县毗连,东与安康的宁陕县、石泉县、汉阴县和紫阳县接壤,南与四川省广元市的青川县、旺苍县、朝天区以及巴中市的南江县、通江县和达州市的万源市相连,西与甘肃省陇南市的徽县、成县、康县、两当县相邻;在东经105°29′14″—108°16′49″和北纬32°08′52″—33°52′46″之间,东西长261.5千米,南北宽192.6千米,辖区面积27097平方千米。




汉中市自古被称为 “天府之国”、“鱼米之乡”,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早在商朝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类生息劳作的身影,在以后的历史中,汉中又一度成为兵家争战之地。

汉中是汉家发祥地,其历史悠久。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汉中开汉业。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在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定军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这里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韩信、诸葛亮、曹操等帝王将相曾在这里建功立业,李白、杜甫、陆游、苏轼等伟大诗人曾探访、辗转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留下了瑰丽的墨迹诗章。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与甘肃、四川毗邻,中部为盆地,中国古代称为“江淮河汉”四大河流之一的汉江,流经汉中、安康和荆襄大地,汇入长江,成为长江最长、最大支流。全市辖汉台、南郑、城固、勉县、洋县、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11个县区,总人口385万,市域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

汉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陕西省西南部汉中盆地中心。汉台区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市的中心区,汉台区于东经106°51′~107°10′,北纬33°02′~33°22′,东连城固县以洪沟河为界,东南、南、西南临汉水,与南郑区隔江相望,西、西北隔褒河与勉县相邻,北靠天台山与留坝县接壤总面积556平方公里,人口62.05万,是陕甘川毗邻地区最大的商贸旅游中心城市、最大商品集散地。

汉台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是商朝的一个方国。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驻跸汉台,举雄才,出奇兵,以此为发祥地建立西汉王朝,汉水、汉中、汉族、汉文化的称谓便因此一脉相承;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在这里开府理事。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等以“两汉、三国”为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驰名中外。

汉台区地图

南郑区位于陕西省西南边陲、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地理坐标:北纬32°24′—33°07′,东经106°30′—107°22′。区境东与陕西省城固县、西乡县毗连,南部与四川省通江县、南江县、旺苍县接壤,西部与陕西省宁强县、勉县为邻,北与汉台区隔江相望,区境东西最长直线距离83千米,南北最长直线距离79 千米。 全区地域总面积2809.0363 平方千米。区政府驻地汉山街道办城西社区,位于区境北部。南郑区为陕西省人口较多县区之一,全区户籍人口200901户,总人口56.3万 人。

南郑地名,始见于《史记.秦本纪.六国年表》,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左庶长城南郑”。名称来源历史上有三种说法,其中“郑民南奔”说逐渐为大家所认同,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引《耆旧传》语:“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为称”。南郑是陕西省旅游资源大县和首批旅游强县,内的景点有南湖公园红寺湖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黎坪国家森林公园

南郑区地图

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腹地,陕西省西南、汉中市北部,素有“秦汉咽喉”之称。县域面积1970平方公里,辖7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73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2万。地势北高南低,县人民政府驻地紫柏街道办事处,距西安280千米,距汉中市政府80千米。县境东邻城固、洋县,南毗汉台区,西接勉县,北与太白县、凤县相连。境内生物资源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达92.03%,居西北前列,素有“绿色宝库”“天然氧吧”之美誉。可供开发利用的中药材达1300多种,是全国西洋参规范化种植三大基地之一、全国猪苓种源基地县;野生动物达410余种,被列为国家一、二类的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大鲵等25种。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张良庙紫柏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栈道水世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张良庙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紫柏山国际滑雪场等多张旅游名片驰名省内外。

留坝县地图

略阳县位于嘉陵江上游、汉江北源,秦岭南麓西段,地处陕甘川毗邻地带,东、南与陕西勉县、宁强县接壤,西、北与甘肃省康县、成县、徽县接壤。宝成铁路纵贯南北,309省道和十(堰)天(水)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是汉中的西大门和陕甘川三省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全县总面积2831平方公里,辖15个镇2个街道办,常住人口14万人。素有秦蜀要冲、陕甘纽带之称,始建县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千百年来一直被视为兵家必争和商旅辐辏之所在。

略阳堪称“富山盛矿”,全县地下矿藏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有金、银、镍、铜、铁、铅、锌、锰、硫铁矿、磷矿、滑石等33种,矿体和矿点143处。其中,铁、金、镍、蛇纹石、白云石等矿藏量较大,金矿和镍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带动了县域工矿企业的发展;植物资源丰富,共有265科1150多种。其中,常见的植物药材102科433种,国家挂牌收购的有172种,尤以杜仲、天麻、灵芝、银杏、猪苓、柴胡、枣皮野生和人工栽培居多,杜仲、蚕桑、食用菌分别被列为国家和省、市生产基地,特别是名贵中药材──杜仲,全县地存48万亩,属全国最大基地县。有用材林近75万亩,活立林总储量650万立方米,为大力发展杜仲、蚕茧、木耳、香菇、天麻和林产品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略阳县地图

宁强位于陕西省西南角、汉中西部,介于东经105°21′10″—106°35′18″、北纬32°37′06″—33°12′42″之间,地界三省、毗邻八县,东邻勉县、南郑县,南接四川的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西连甘肃的康县、武都区,北与略阳县相连。全县总面积3246.8平方公里,总人口33.96万人。

宁强原名宁羌,系卫、州旧称,古属梁洲,县境东周以前为氐羌所据。秦汉为葭萌县地,唐初在阳平关设三泉县,宋乾德三年三泉县直属京师,开我国历史上中央直辖县之先河。1935年红军长江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时,分别建立宁羌、阳平关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1942年,于佑仁提“安宁强固”,改名宁强。

宁强历史文化沉淀深厚,独特险要的地理位置,促使南北文化在这里撞击,秦蜀风情在这里融合,巴蜀文化特色鲜明。历代文人骚客对宁强多有题咏,如唐代的杜甫、李白,宋代的文同、陆游,明代的薛宣、杨慎,清代的曾国藩、何绍基以及近代的于右任、罗章龙等人,都曾写下赞美宁强的壮美历史篇。李白有诗曰:“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天子一行遗圣道,锦城长作帝王州。”三国名将赵云曾在阳平关子龙山驻扎军队,古时入川险道“金牛峡、五丁关、西秦第一关”等遗迹犹存。诸葛亮经此而北伐,唐明皇越境而奔蜀。

宁强县地图

西乡县地处陕西省南部,汉中市东大门,东邻石泉、汉阴,南接镇巴和四川通江,北连洋县,西与城固、南郑接壤。南北宽64.5公里,东西长94.5公里。总面积3240平方公里,辖15个镇2个街道,总人口41.2万。

西乡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嘉陵南去,汉江东流;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南北气候过渡带区位,孕育和滋养了极为丰富的物种,造就了最适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优良环境;纵观全景,山明水秀;河湖星罗棋布,田野鳞次栉比,山川四季常绿,花果处处飘香;西乡名胜古迹颇多,有层峦苍翠、白皮松遍布的“陕西小华山”——午子山和千年古刹午子观,有始建于清朝康熙末年的伊斯兰教圣地鹿龄寺,有鬼斧神工、幽静典雅的天然美景太白洞等自然景观。

西乡县地图

洋县位于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缘,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古为“洋州”,今称“朱鹮之乡”。洋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1′~108°33′,北纬33°02′~33°43′之间,东西宽约56公里,南北长约76公里。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其中,西汉高速、108国道,阳安铁路穿境而过;全县总面积3206平方公里县域面积3206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4.21万人。

洋县处于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陕西省唯一建有朱鹮和长青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区,被誉为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区之一。洋县也是世界珍禽朱鹮唯一的人工饲养种源地和主要的野外栖息地,位于傥骆古道上秦岭腹地的华阳古镇被誉为秦岭第一古镇,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曾设于此。紧靠古镇的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十分独特,特别是被誉为“秦岭四宝”的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同现一处,全国罕见。位于秦巴之间的以滩多势险、风光旖旎著称的90里黄金峡被誉为汉江第一峡。县内华阳景区和朱鹮梨园景区均为国家AAAA景区。

洋县地图

镇巴县地处大巴山腹地,陕西省南端,汉中市东南隅。北纬32°8′54〞-32°50′42〞,东经107°25′30〞-108°16′42〞。东邻紫阳、汉阴两县,南靠四川省万源市、通江县,西北与西乡县接壤。东西长80.45千米,南北宽77.45千米,总面积3437平方千米。镇巴县城距汉中171公里,距西安375.9公里。辖19镇1个街道办157个行政村24个社区,总人口约28万。 

镇巴是东汉著名军事家、外交家班超的食邑之地。融三秦文化,汇蜀汉遗风。丰富的文化积淀造就了镇巴独特鲜明的文化魅力,红四方面军曾在此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境内有汉族、苗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民族居民,其中镇巴县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民聚居地。县境有白天河风景旅游区,西北独有的苗家寨,亚洲最大的巴山木竹林等旅游景点。

镇巴县特产主要有:镇巴香菇、镇巴毛尖、镇巴树花菜、镇巴腊肉。镇巴香菇肉厚柄短,菌盖浅褐,菌褶米黄,香气浓郁,极具地方特色,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镇巴毛尖被誉为是“世界罕见高香茶叶产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镇巴茶叶独树一帜,其中镇巴毛尖更是享誉省内外。镇巴树花菜是陕西省镇巴县的一种地方特产,在当地素有吃树花菜的习俗,树花菜虽然外观不中看,但它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尤其是树花菜炖蛇肉,汤香味美,深受天下“食客”欢迎。镇巴腊肉又叫熏肉,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带的地产特产。而镇巴县的腊肉更是其中的精品,以其独特的工艺及烹饪等技术而闻名陕南。

镇巴县地图

城固县隶属于汉中市,位于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中心地带,地处东经107°03′~107°30′、北纬32°45′~33°40′之间,全县南北长101公里,东西最宽42公里,海拔最高2602.2米,最低467.0米,县域总面积2265平方公里。城固地势北高南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3℃,年降雨量843.9毫米,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

城固县是西汉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秦置成固县,南朝刘宋改“成固”为“城固”,唐武德二年更名“唐固”,贞观二年复城固迄今。城固环境秀美、资源富集,境内气候温润、物产富饶,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盛产柑桔、茶叶、生猪、大鲵、猕猴桃、中药材等,素有西北小江南、柑桔之乡、生物资源宝库等美誉。

城固县地图

佛坪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地区东北部,地处秦岭山脉中段南坡山峦腹地。秦岭山脉主脊横亘县境北部,境内山峦重叠。地理坐标为东经107°41'至108°10',北纬33°16'至33°45'。县城袁家庄,东到宁陕县26公里;西南到洋县28公里;南到石泉县43.5公里;西到洋县75公里;北到周至县39公里;西北到太白县100公里。东北(经周城公路)到西安市212公里;西南(经周城公路)到汉中市158公里。佛坪县南北长约54.05公里,东西宽约50.25公里。总面积1279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

佛坪生态系统完善,生物、水能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条件得天独厚。已发现野生脊椎动物439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10种,秦岭四宝——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齐聚于此,野生大熊猫数量和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素有“生物资源基因库”、“大熊猫的家园”、“中国山茱萸之乡”等美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