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如下:
中国土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亚洲大陆土地面积的22.1%,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6.4%,是世界上国土面积广阔的国家之一,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土地占有量低,人均耕地0.12公顷,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强,人均林地0.1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人均草地0.35公顷,不到世界人均水平1/2。
全国平地占国土面积的33.6%,丘陵占19.9%,山地占46.5%。山地和丘陵合计占国土面积的2/3,与美、加、苏、澳等领土较大的国家相比,中国山地和丘陵比重最大。此外,有相当部分土地是难于利用的,如沙漠、戈壁、盐壳、石山、冰川和永久积雪等。
中国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多种类型。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大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丘陵;林地分布广泛,包括森林用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天然草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等地。
尽管中国拥有宜耕荒地资源2.04亿亩,但由于生态保护的要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受到严格限制,今后通过后备资源补充耕地已十分有限。此外,荒地面积10800万公顷,其中宜农荒地仅3535万公顷,占荒地面积的32.7%。
全国66%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只有34%的耕地分布在平原、盆地。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粮食单产差200公斤左右。此外,土地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尽管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但中国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都较高。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水热条件充足,开发历史早,耕地集中连片,土地利用程度很高。
综上所述,中国土地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山地多平地少,土地类型多样,后备资源有限,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地质量问题。未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