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8月19日,法国政府向公众展示由达盖尔(Louis-Jacques-Mand巨 Daguerre)发明的“银版摄影法”(Daguerreotype),这—开创性的发明不仅标志着摄影术的正式诞生,更开启了人类视觉表达的新纪元,“世界摄影日”由此诞生。
“世界摄影日”的意义远超简单的纪念,它是对摄影作为艺术、科学和历史载体的全面认可。如今,摄影已经深刻改变了人类记录和解读世界的方式。
为庆祝即将到来的世界摄影日183周年,上海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将于8月19日“世界摄影日”当日向公众免费开放,邀请大家走进展厅,走近大师眼中的世界。
近期,上海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有两个重磅展览正在火热举行,带观众从影像中纵览生态人文和未来愿景。
7月18日至11月9日,世界级纪实摄影大师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Sebastião Salgado,1944-2025)大型个人回顾展回顾萨尔加多超40年摄影生涯中创作的标志性作品,引领观众走入这位杰出摄影师镜头下的世界。此次展览也是对这位不久前辞世大师毕生艺术成就与人文精神的一次致敬。
图为《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展览现场。
从巴西帕拉达高原的露天金矿到古巴的甘蔗田,从乌克兰的钢铁厂到非洲原始丛林……萨尔加多的足迹遍布全球,他用镜头凝视即将消逝的劳动者、原始地貌、野生动物和土著社群,深刻观察并记录人类社会的苦难、尊严与自然世界的壮美与脆弱,并不懈倡导人文关怀与地球保护。他的作品在全球顶尖艺术文化机构展出,并刊载于世界各大重要出版物,成为当代新闻摄影的典范。
2025年5月,萨尔加多的离世轰动全球艺术、环保、人文等领域,引发各界深切悼念。他曾说:“我希望世界记住我所拍摄的问题和人。”
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其艺术成就的回顾,更是一次延续其精神的行动——通过影像唤醒人们对自然生态、社会和人文精神的关注与反思。
海鬣蜥的爪子,加拉帕戈斯群岛,厄瓜多尔,创世纪,2004© 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
从煤矿中走出来的工人,丹巴德,比哈尔邦,印度,劳动者,1989© 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
钢铁工人,敦刻尔克,法国,劳动者,1987© 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
难民在干涸的法吉宾湖,马里,萨赫勒,1985© 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
布鲁克斯山脉,美国阿拉斯加州北极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创世纪,2009© 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
铁路线教堂门站,印度孟买,移民,1995© 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
钦带企鹅在冰山上,位于萨沃多夫斯基岛和维索科伊岛之间,南桑威奇群岛,创世纪,2009© 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
此外,艺术家陆明龙(Lawrence Lek)的全新个展《无店》(Nøtel) 也于近期在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启幕。展览现场,观众被邀请步入一个由多媒体装置、互动游戏与虚拟场景共同构筑的沉浸式场域中,在奢华体验与技术异化之间的未来空间中自由探索。
《无店》构想了一个全球化、标准化的未来住宿方式,呈现一个不断流动、无固定居所的世界。在这个设定中,私有财产的概念被共享经济所取代,居住不再是归属,而是流动与转瞬即逝的体验。人工智能在这里取代了人类服务,无人机、面部识别与智能系统精准预测并满足每一位“住客”的需求。作品呈现的并非对技术异化的恐惧,而是对一个完全自动化的、充满欲望的生活方式的愿景。
图为陆明龙(Lawrence Lek)的全新个展《无店》(Nøtel) 现场。
Nøtel (Aerial),2016 – ongoing,multimedia installation,HD video, open world video game, and VR experience dimensions variable© Lawrence Lek.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Sadie Coles HQ, London
Nøtel (Corridor),2016 – ongoing,multimedia installation,HD video, open world video game, and VR experience dimensions variable© Lawrence Lek.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Sadie Coles HQ, London
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Sebastião Salgado,1944-2025)大型个人回顾展海报。
陆明龙(Lawrence Lek)的全新个展《无店》(Nøtel)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