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国银行2025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广播电视台大剧院举行。组委会发布了赛事信息、完赛奖牌、赛事服装等核心内容。这场2万名跑者参加的盛会将于4月20日7时30分在天安门广场鸣枪起跑。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北京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庆丰,中国田径协会驻会执委王晓莹,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杨海滨,北京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风华,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总编辑马宏,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亚,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和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张云,北京市田径运动协会秘书长李凯以及赞助商代表出席了发布会。
本次赛事自3月18日开放报名以来,吸引了大量跑步爱好者。预报名人数达到169879人,创赛事历史新高。这些热情的跑者来自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京内报名人数占比43.4%。在比赛当天,有56位大众跑者将在赛道上度过生日。比赛起点为天安门广场,终点为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景观大道,途经东城区、朝阳区。组委会对17.5公里后的赛道进行了优化调整,全程无折返赛道,更多直道有利于选手冲击个人最好成绩。
赛事共组织了205名裁判员、3300余名志愿者、3100余名安保人员及150余名环卫工人,全力保障赛事服务。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包含32辆救护车组,10个医疗服务点,47名AED紧急救援队保障人员、320名医疗观察员及6家定点保障医院。组委会将卫生间总厕位增加到1171个,较往届增加455个。比赛沿途,组委会设置了7个功能站点,在终点为跑者准备了完赛奖牌、完赛毛巾及完赛能量包。 本次赛事根据选手提交的最好成绩,细分为5个出发区间,使得水平相近的选手能够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出发。组委会向参赛选手明确了一次性雨衣使用区域与要求,旨在营造文明、安全的赛事环境。
而2025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博览会将于4月17日至19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举行。这是赛事会展活动首次在室内举行,会场规模升级至16000 平方米,不仅为跑者领物等赛事服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全民健身打造了集文化、商业、体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展示平台。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和北京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庆丰现场揭晓了中国银行2025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完赛奖牌。这枚奔跑的勋章承载着古都的历史底蕴与新时代的体育精神。
2025年北京半程马拉松完赛奖牌由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造币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设计并生产,以匠心设计诠释了赛事主题“一城春色半程诗”。奖牌正面展示的是长跑节标识中的跑者,同时还采用流动的线条勾勒出了跑道的轨迹,轨道上点缀着北京的市花月季,错落有致地分布,形成一条繁花似锦的奔跑之路。奖牌背面中心区域雕刻着天安门到鸟巢的“非凡赛道”,上方是雄伟的长城,同时四周环绕着绽放的繁花与舒展的新枝,交织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而振翅高飞的北京雨燕,是速度和耐力的象征,也寓意着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马拉松理念。
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行2025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参赛服“格致京华”正式亮相。本次比赛参赛服主色调为朱砂红,图案设计巧妙融合了象征着历史与现代交汇的视觉元素,明暗格代表北京棋盘式城市空间布局和赛道的秩序与节奏感,中轴线上北京标志性建筑如钟鼓楼、故宫等与方格组成类似印章的视觉符号,寓意马拉松跑者穿越古今,在城市的脉络中奔跑,展现北京的文化底蕴与运动活力。
4月19日举行的亲子跑活动,参赛服以“京韵飞拱”命名,本设计将传统斗拱结构融入“北京”二字,展现古都底蕴与时代活力。斗拱象征千年建筑智慧,呼应北京中轴线“天人合一”的营造理念,其层叠结构暗含马拉松步步积累的坚韧精神。中轴线形成的城市脊梁,与马拉松赛道形成时空对话,寓意古都文脉与运动激情在奔跑中共振新生,展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北京马拉松文化特色。
一场马拉松赛事的精彩,不仅在于井然有序的赛事组织,更在于背后无数双托举的手。今年,赛事与中国银行、李宁、蒙牛、默沙东、华夏基金、悦活、保时捷、中意人寿、中国电信、北京同仁堂、北京和睦家医院、Move Free益节、康比特、顺丰速运、水动乐、亚朵酒店集团、佳沃椰青17家国内外知名品牌组成了一个温暖的“北半马大家庭”。新闻发布会上,组委会也为赞助商“家人们”举行了授牌仪式。
中国银行2025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开赛在即,组委会将进一步细化完善赛事各项工作,为社会各界和参赛选手呈现一场精彩圆满的全民健身盛会。
来源:京报体育
记者:陈嘉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