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 (全媒体记者王璇)“最近我在超市购物时发现,有些食品上有QS标志,很多食品上是SC,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呢?”日前,市民马女士拨打“晚报融媒・帮您办”热线,咨询关于食品包装上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标志问题,并称在短视频上看到一些网友也有类似的疑问。
带着马女士的问题,4月1日,记者联系了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QS标志是旧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标志,已于2018年10月1日停用,SC是《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的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SC”加1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能够实现食品追溯。
那么,QS标志与SC编号有什么不同?
据了解,从QS标志到SC编号,其实已经历经了3年过渡期。2015年10月1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开始施行,作为其配套规章,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同步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新获证食品生产者应当在食品包装或者标签上标注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加14位阿拉伯数字,不再标注“QS”标志。为能既尽快全面实施新的生产许可制度,又避免生产者包装材料和食品标签浪费,《办法》给予了生产者最长不超过3年过渡期,即2018年10月1日及以后生产的食品,一律不得继续使用原包装和标签以及QS标志。
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科科长苏建平介绍,QS标志,作为过去食品安全保障的象征,已逐渐被SC编号所取代。这两大标志究竟有何不同?首先,QS标志由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但在资源整合后,食品监管板块已划归市场监督管理局,并采用SC编号进行管理。QS标志的法律依据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但随着食品监管机构的调整和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该条例已不再适用于食品生产许可。相比之下,SC编号的制定依据包括《食品安全法》《行政许可法》等更为全面的法律法规。
其次,QS标志主要体现了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担保责任,而SC编号则更进一步,突出了食品生产企业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主体责任。同时,监管部门也转变了角色,从单一的发证机构,转变为对食品生产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持续监管。
据介绍,SC是“生产”的汉语拼音缩写,其后的14个阿拉伯数字包含丰富的信息。从左至右依次为:3位食品类别编码、2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2位市(地)代码、2位县(区)代码、4位顺序码以及1位校验码。
在食品类别编码中,第1位数字用于区分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其中“1”代表食品,“2”代表食品添加剂。而第2、3位数字则进一步细化了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具体类别。例如,“01”代表粮食加工品,“02”代表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03”代表调味品等。以此类推,共有31个类别编号涵盖了各类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通过这些详细的信息,SC编号不仅突出了食品生产企业的主体责任,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透明和可靠的食品安全信息。同时,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更为有效和全面的监管手段。
目前市面上仍有个别食品,如白酒、红酒等保质期时间较长,一般在10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以上食品是2018年10月1日以前生产的包装上有QS标志,且在保质期内的合格产品,仍可以在市场上销售。
市场监管部门温馨提醒消费者,通过查询SC编号,可以获取到食品的详细生产信息,从而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购买食品时,一定要看清“SC”加14位阿拉伯数字的编号。如果出现食品消费纠纷或者食品相关问题,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