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屏山时评:把读书当成一种修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6:24:00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如期而至。连日来,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读书会、主题讲座、图书捐赠等活动纷纷亮相,各类推荐书单先后发布,阅读相关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设立,旨在倡导世界各地的人们参与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我国将全民阅读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持续深化书香社会建设,“全民阅读”连续12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多地通过专项政策引领、财政资金保障、示范项目培育等举措,打造了优质阅读环境,营造了浓厚书香氛围。

然而,阅读终究是精神世界的私人耕耘,若缺乏个体自觉,再丰富的资源亦难转化为精神养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每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数量连续多年不足5本。现实当中,很多人安安静静捧一本书的时光,远不如刷手机的时间长。

使用手机适当放松本无可厚非,但沉迷其中不仅危害视力、颈椎、睡眠,还会侵蚀精神健康。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认知障碍和注意力缺陷。刷手机停不下来,越刷越烦躁——这种体验很多人都有。手机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加不容小觑,他们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自控力本来就弱,手机一沾手,学习抛脑后,沟通变困难,抑郁风险悄然冒头。

当短视频不断肢解注意力,回归纸质阅读或许是对抗浮躁的一剂良方。没有五光十色的特效,不投喂即时快感,文字看着甚至有点“闷”——但正是这份“闷”,要求你静下心来,提高专注度,调动想象力。当你真正读进去,会发现书页间藏着更高级的快乐。你会在琢磨明白文字背后的道理时欣喜若狂,会因一段动人的描述而情难自已甚至泪流满面,久而久之内心世界便能够获得真正的安宁。就此而言,读书就像是一种修行,能够帮我们锻炼心性,提升精神境界。

如果说读书是一种修行,那么我们该如何修行?关键在于读什么书,怎么读。

择善而读。当前阅读困境非因资源匮乏,而在于专注稀缺。信息爆炸时代,与其追求数量不如注重质量。除个人感兴趣和实用类书籍外,更需研读古今中外经典著作,尤其是一些有深度的内容。它们经过时间的检验,承载的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所能提供的养分远胜于“快餐”,对修行大有裨益。

读而善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同于算法精准推送弱化思辨,读书需秉持学思互济原则,否则若只输入不思考,书中养分将如水过沙地般流失。在经典文本中深耕细作,在困惑不解处反复推敲,保持读透一本书的定力,方能于喧嚣中提升逻辑与思辨能力。

有些滋养,终究要留给时光慢慢发酵。文字的魅力,需要用耐心去领略。多把时间交给阅读,以读书修心养性,于潜移默化中成就更好的自己,待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时,你将发现,读书既是修行也是享受。

来源:福建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