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造梦的艺术。青岛影视基地自诞生之日起便不断“迭代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工业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封神三部曲》《独行月球》等中国大片在这里诞生,给观众奉上一场场视觉盛宴。在这辉煌的背后,离不开一众幕后制作的头部公司,以及各个环节的顶尖人才。他们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安家落户”,以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数字特效、制作特殊道具、打造实景影棚,推动青岛影视基地电影工艺水平不断攀升,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向世界展示中国电影重工业的实力与魅力。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圣元路1283号,几个硕大的影棚格外醒目,影棚中间有一座极具特色的二层小楼,这里便是青岛缔造影视—西区片场,一个将天马行空的想法化作“现实”的梦工厂。成立于2018年1月的西区片场,近年来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为《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等电影,《创业时代》等电视剧,华为、海尔、海信等企业广告提供过相关的影视服务,获得了剧组和客户的一致好评。
西区片场工作人员展示UE5制作的数字模型
一部电影的成功,除了要有好剧本、好演员外,优秀的美术设计(置景、道具)也不可或缺。西区片场便因优秀的美术设计水平而闻名,片场的道具库拥有从复古经典到时尚新潮的海量道具,是青岛影视基地众多剧组租赁道具的首选,然而,西区片场的创始人张茗凯并不满足于此。“相对于提供道具、摄影棚租赁等业务,我们更加看重虚幻引擎这个新技术,它在虚拟拍摄和分镜头虚拟预演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张茗凯说,“经过多年的人才技术储备,目前我们作为前期美术团队已经可以熟练应用这项数字电影技术。在《抓娃娃》这部电影中,我们利用最新版本的UE5软件为其进行预演,得到了导演和制片人的认可。”
在巍峨的雪山之巅,几名成功登顶的攀登队员正互相搀扶着休息,镜头以第一人称视角在他们当中穿梭……在工作室,记者与张茗凯一同观看了几部使用虚幻引擎制作的视频短片。“这些都是虚拟的,但是足以以假乱真。”张茗凯告诉记者,“以前我们给导演看的概念设定全靠手绘及传统的三维软件呈现,现在我们可以将整体的美术方案制作成视频,以动态的形式直观了解效果,实现了后期电影场景的整体可视化预演。”
与传统的手绘效果图相比,这种高清预演具有显著优势。“它大幅节约了时间成本。”张茗凯指出,高清预演相比传统手绘省掉了概念图的绘制时间。一般来讲,3张左右的概念图一个人需要3-4天才能完成,而高清预演整体渲染数字模型只需一天,而且是多角度的视频渲染。这让导演与主创团队能够更直观地预览整个场景,了解画面里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激发他们的二次创作。此外,虚拟拍摄能让导演与制片人清晰地看到哪些场景是必要的,哪些可以删减,让影片整体预算更可控,拍摄更高效。
不仅如此,西区片场还尝试将虚幻引擎技术与动作捕捉系统相结合。“这种操作让我们打通了影片前期设计、规划与后期制作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后期制作公司与美术设计之间的无缝衔接,有效节约了时间与人力成本,让电影后期制作更加高效。”张茗凯说,在科幻电影的制作中,这种技术尤为关键。科幻电影在开拍之前,需要通过虚拟的方式明确机位和演员的调度,虚幻引擎和动作捕捉系统的密切配合使得这一过程更加高效。
走进位于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的希娜魔夫特效工作室,数控机床、3D打印机、激光雕刻等加工设备一应俱全,俨然一个小型生产车间。作为一家专注于影视实体特效制作的创意工坊,希娜魔夫业务范围主要包括特效化妆、仿生机械、特殊道具制作、特殊置景、仿真动物制作等,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精英团队,包含多名特效化妆师、设计师、上色师、雕塑师、建模师、道具师、机械设计师等。“青岛影视基地集聚科幻类、奇幻类剧组,我们工作室专注于机甲、仿生机械等特殊道具的设计和制作,已为《流浪地球》系列、《独行月球》《刺杀小说家》《金刚川》等剧组服务。”萌水獭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希娜魔夫特效工作室总经理王科介绍。
电影《我会好好的》中的仿生机械狗足以以假乱真
从《流浪地球》中的月球运载车、方向球,到《独行月球》中沈腾手持的加特林,再到最近热映的电影《我会好好的》中的小狗塔塔,这些道具都令人赞叹不已。“小狗塔塔是我们为电影《我会好好的》做的仿生机械狗,因为在电影中,狗狗患癌症去世,现实中无法让狗演员表演出濒临死亡的状态、表情和细节。于是我们就制作了仿生机械狗,能够通过远程控制,让其表演出呼吸,以及眉骨、嘴巴的细微动作。”王科对记者说,为了让机械狗的表情和动作更加逼真,团队成员深入研究了狗的生理结构和行为特点,采用了先进的机械设计和控制系统,经过反复试验和调整,才最终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记者看到,这只仿生机械狗甚至连眼神都是鲜活的。
“物理特效的核心目标是让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完全沉浸其中,它追求的是一种‘以假乱真’的效果。”王科表示,这些物理特效的诞生,离不开希娜魔夫特效工作室团队无数次的尝试与创新。“每一部影视作品所涉及的背景以及设计概念都有所不同,所以每一个项目都是全新的挑战。”王科说,在某些物理特效的制作中,有很多机械零件是市场上买不到的,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设计内部零件结构并反复进行材质强度以及功能性测试。在仿生动物的物理特效制作方面,王科表示最困难的莫过于体现生物的动态模拟以及毛发的质感,不仅要参考大量的视图资料,还要透彻了解骨骼肌肉以及毛发生长趋势,这样才能做出真实的物理特效。像大猩猩以及鸟类,所有的毛发都需要一根根手工植入,而且要耗费大量时间去进行制作。
该工作室还同时运营着萌水獭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致力于研发设计制作文旅表演类机器人的公司。“我们文旅表演类机器人的研发目标是结合AI大语言模型、视觉算法及仿生机械,为动物保护以及文旅内容拓展贡献力量。”王科介绍,“目前,我们正在研发仿生机械大熊猫文旅表演机器人,争取尽快实现对人脸及行为的精准捕捉与智能交互,为游客带来全新的互动体验。”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郭念礼 通讯员 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