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岐山县#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地理概况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宝鸡市东北部,总面积856平方公里,人口约46万。地势呈“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特征,南接秦岭,北枕千山,中部为渭河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约628毫米。境内河流众多,渭河、石头河、韦水河等穿境而过,矿产资源以石灰石、石英石为主,其中祝家庄镇的石灰石为全国罕见的优质矿藏。
二、历史沿革
岐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称“西岐”,因境内箭括岭双峰对峙(山有两歧)得名。
上古时期:相传为炎帝生息之地,黄帝太医岐伯故里。
周代:周太王迁岐后,成为周王朝肇基之地,周公姬旦在此制礼作乐,奠定周文化基础。
秦汉至明清:历代属雍州、扶风郡、凤翔府等,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正式设岐山县。
近现代:新中国成立后,出土西周青铜器毛公鼎、大盂鼎等国宝,被誉为“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
三、人文特色
1. 周礼文化:岐山是周礼的发源地,礼仪制度、典章规范深刻影响中华文明,至今延续尊老敬贤、婚丧嫁娶的礼俗传统。
2. 非遗传承:拥有岐山转鼓(陕西省非遗)、岐山剪纸、青铜器复仿制技艺等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 民间艺术:皮影、社火、曲艺等源远流长,尤以转鼓为特色,表演粗犷豪放,融合战鼓与舞蹈动作,展现周文化遗风。
四、旅游景点与路线规划
1. 核心景点
周公庙(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凤凰山南麓,为纪念周公姬旦而建,现存唐以降古建筑群,古历三月有盛大庙会。
五丈原诸葛亮庙(国家AAA级景区):诸葛亮病逝地,内有岳飞手书《出师表》石刻,被誉为“书法、文章双绝”。
周原遗址:商周时期都城遗址,出土大量甲骨文和青铜器,被誉为“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三国小镇、天缘醋文化景区:融合历史文化与民俗体验的现代文旅项目。
2. 旅游路线建议
一日文化游:周公庙→周原遗址→五丈原诸葛亮庙。
深度体验游:岐山民俗村(臊子面制作体验)→三国小镇→召亭“甘棠遗爱”廉政教育基地。
五、特色文化与民俗
1. 饮食文化
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著称,泼汤礼源自周礼,象征敬天保民,2023年“一碗面”经济产值达150亿元,带动9.4万人就业。
擀面皮、锅盔、空心挂面:入选陕西名吃,“天缘”香醋、“德有邻”辣椒制品为著名品牌。
2. 特色民俗
转鼓:陕西省非遗,表演时鼓手绕鼓而转,结合战鼓与舞蹈,气势磅礴。
泼汤礼:臊子面宴席前祭奠先人的传统,体现周礼遗风。
六、名胜古迹与历史名人
1. 古迹
凤雏遗址:西周早期四合院式建筑遗存,反映周代居住文化。
太平寺塔、仓颉庙遗址:历史悠久的宗教与文字起源纪念地。
2. 历史名人
周公姬旦:西周政治家,制礼作乐,被尊为“元圣”。
召公姬奭:与周公齐名,主张廉政,留下“甘棠遗爱”典故。
诸葛亮:三国蜀汉丞相,病逝于五丈原,此地建有武侯祠。
岐山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以周文化为核心,集历史厚重感与现代活力于一体。其“青铜器之乡”“陕菜之乡”等美誉彰显文化多元性,工业上依托蔡家坡经开区成为西北汽车零部件重镇,农业则以“一碗面”经济推动乡村振兴。
无论是探寻《诗经》故里、体验周礼遗风,还是品味臊子面的酸辣鲜香,岐山均为连接古今的文化枢纽,堪称“中华文脉活化石”。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