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了解到,内蒙古19处高速公路监测预警设施全部启用,全区高速公路开启“数字化”灾害预防机制。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公路处工作人员介绍,日常对于高速公路边坡的巡查,大多是依靠养护员的个人经验和日常数据。安装“电子眼”后,不但有效提高了边坡的实时监测、提前预防、即时预警能力,还为边坡的加固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了解,2024年以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组织对全区7863公里高速公路开展“高速公路设计回溯”“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等工作,确定G6京藏、G18荣乌、G5511集阿、G16丹锡等8条高速公路19处为较大灾害风险路段,其中滑坡5处、泥石流3处、路基水毁4处、桥梁水毁7处。目前,19处监测预警设施已全部启用,可实现位移、倾角、土壤含水量等关键数据指标监测。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于亚军)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