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17日讯(记者 闫春旭)在春暖花开的四月天里,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昂素幼儿园里充满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与嬉戏声。这份纯真的欢乐,源自一群来自南京的老年朋友跨越千里的深情厚谊。原来,他们通过邮寄送来了一批全新的玩具和器材,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与喜悦。说起南京的爷爷奶奶为何会给远在内蒙古大草原的孩子们捐赠游乐器材,这背后还有一段历史渊源。
回到1968年,1087名“南京娃娃”奔赴鄂尔多斯草原鄂托克旗、乌审旗插队落户。他们住到农牧民家里,学会了放羊、打井、挖水库,一起生活,互帮互助,多年来结下了深情厚谊。这次捐赠活动是由南京知青徐晓明首先倡议发起,他告诉记者:“我们和草原人民之间结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厚情谊,希望通过向幼儿园捐赠设施的方式,将这种两地之间的友好情谊传承下去。”
记者了解到,自2025年1月倡议发起后,当年插队在查汉匋勒盖、毛盖图、马拉迪三公社的知青非常踊跃,有其他公社的知青得知消息也积极捐助,最终募捐了2.8万元。其中一位叫龙江的知青,本人已去世了,她的妹妹得知消息后,专门替姐姐捐助了100元。
扎小辫的女孩咯咯笑着从滑梯顶端飞驰而下,身后扬起一串银铃般的笑声。草坪上,两个男孩推着两轮手推车你追我赶,车轮碾过新铺的草坪发出欢快的沙沙声。对于昂素幼儿园而言,这份礼物意义非凡。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发文感谢:“是你们跨越千里的关怀,让孩子们拥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是你们的关怀,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爱与温暖的种子。未来,我幼儿园将悉心维护这些玩具,让它们陪伴孩子们度过更多美好的时光。同时,带着知青的这份爱心化作教育的养分,培育孩子们心怀感恩,健康成长。”(图片:鄂托克前旗昂素幼儿园)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