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莞召开“税企面对面”座谈会,启动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4:05:00    

今年4月是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以“税收·法治·公平”为主题,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意识,着力为纳税人营造法治公平的税收环境。

4月1日,东莞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暨“法治公平促发展 莞税赋能强智造”主题“税企面对面”座谈会在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举行。现场发布并解读《税收支持东莞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包含8方面20条举措(以下简称“助力先进制造业发展20条”)。

税费政策精准落实

莞企创新发展添动力

“我们聚焦东莞‘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的产业特点,依托税收大数据持续深化‘政策找人’,健全税费政策‘直达快享’等措施,确保政策及时、精准、充分落地。”座谈会上,东莞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漫天介绍了东莞税务部门高效服务经营主体合规便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

近年来,东莞税务部门始终把精准落实税费支持政策作为重要工作,依托税收大数据智能匹配优惠政策与适用对象,分时点、有重点地开展政策精准推送,助力企业减负添力发展。据统计,2024年东莞现行支持科技创新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128亿元。

税费政策落地成效如何?企业的获得感最为直观。广东鼎泰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锋分享道,近年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不仅在“真金白银”上给予企业支持,还增强了企业“智造”的信心。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鼎泰高科研发了多款多站式微钻加工机,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技术的空白,实现多工站微钻加工机的国产化。据统计,鼎泰高科2023年度享受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按其适用税率计算,相当于减免其企业所得税约250万元。

“东莞当前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84家,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精准高效’的政策支持。从增值税留抵退税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一系列政策为企业减负增效、蓄势赋能。”广东省政协委员、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广东宏川智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海川表示。

接下来,东莞税务部门将聚焦科技创新、新兴未来产业发展、绿色转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点领域,以落实“助力先进制造业发展20条”为重要抓手,不断完善“政策找人”等服务模式,分主体分类别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推送和咨询服务,进一步助力税费政策直达快享。

税费服务持续优化

税企沟通更高效

近年来,东莞税费服务持续优化,企业体验感持续“上新”。2024年以来,东莞税务部门切实优化纳税服务,实现191项依申请事项集约处理、390项依申请事项“同城通办”,“非接触式”办税率达98%,“纳税”指标连续五年在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地级市第一。

东莞市凯格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国良说,近年来东莞税费服务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实在”,比如在办税缴费方面,推出了V-Tax远程可视化自助办税系统,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模块等,让企业财务人员可以高效、便捷地完成各类涉税事项;同时税务部门为企业提供了“一企一策”的大企业专属服务,定期组织“五师助企工作团队”为企业开展政策辅导,让企业能够更规范地做好税务管理,在发展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据介绍,2024年以来,东莞税务部门持续建立健全“税企面对面”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推进全方位收集、高效率解决涉税涉费诉求,持续提升税费服务效能。为解决上市公司面临的高频复杂涉税事项和后备上市公司筹备上市过程中遇到的税费问题,启动仪式上,东莞税务部门推出“税费诉求‘码上通’”服务新举措,为上市公司及后备上市公司提供诉求快速反映渠道,组建工作专班负责跟踪管理,并建立“一码集成、市局基层两级响应、税企双向互动”的税费诉求处理模式,全力支持资本市场“东莞板块”由大向强。

东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陈国良表示:“市工商联(总商会)将继续围绕‘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强与市税务局沟通协作,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税企沟通联系,加大税收普法宣传力度,进一步引导广大民营企业依法诚信纳税,帮助企业合法合规、用好用活税费优惠政策,共同营造让企业家安心干事、潜心创业的良好营商环境”。

李漫天表示,东莞经济依然有着强大的韧性,鼓励各经营主体一定要坚定发展信心,继续扎根东莞、投资东莞。他寄语企业继续当好合规经营的“践行者”“带头人”,带动提升社会税法遵从度,一同推动东莞税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东莞税务部门也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一如既往地倾力支持、服务市场主体闯过难关、健康发展。

据悉,税收宣传月期间,东莞税务部门还将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诠释税收法治、宣传税收政策,不断扩大税法宣传影响力,为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采写:南都记者 唐国轩 受访者供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