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关税战”步步升级 外贸出口怎样“逆风”远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8:01:00    

美对华加征关税增至104%,商务部、外交部表态“中方必将奉陪到底。”当“关税战”步步升级,作为中国经济传统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出口,还能“逆风”远航吗?

历史上的“前车之鉴”

从19世纪开始,美国就多次以关税为手段设置贸易壁垒,1890年的《麦金利关税法案》、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法案》、1987年美国对日本实施的高关税政策等都是典型案例。这其中,日美贸易战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尤为值得借鉴。

上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战时期,日本为躲避美国关税制裁提出所谓“大雁转移”模式,将产能向东南亚转移以避免高关税与获取廉价劳动力。

由于日本只是简单的供应链转移,其本质只是将产业链换一个国家生产,没有改变美国是日本第一大客户的本质,这使得美国可以轻易地对商品进行溯源征收。

而在日本本土,这轮产业转移还给本国造成了严重的失业潮冲击,据统计从1990年至2000年,仅制造业一个门类减少的雇员数量就达到230万,相当于本土3.8%的适龄劳动人口失去工作。后来,产能的过度转移也被认为是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失速重要的原因之一。

那么在这一轮“关税大战”下,中国企业“出海”又该如何远航?

重塑外贸新业态

年初,一则“义乌老板娘”靠AI卖袜子的视频走红网络——画面中,店主只用说“12345”,就能借助技术工具,迅速生成几十种语言的营销视频,音色与口型均能匹配。这些让“外行”啧啧称奇的场景,已是义乌等地数万家外贸商户的日常。

借助AI,生产设计、展示交易、贸易履约等外贸全流程得到优化,跨境电商不断突破时空与经营成本的限制,“24小时不打烊”越来越不是梦想。

如今,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正在重塑贸易发展模式,在中国外贸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过去五年规模增长超10倍,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

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借由高效的数字平台和通达的物流体系,学新技术、谋新方法、拓新渠道,中国外贸人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重构外贸“朋友圈”

数据显示,最早孕育了亚马逊、Wish等电商巨头的美国,2024年电商销售额达到1.2万亿美元左右,市场规模是整个东南亚市场的9倍,中东市场的32倍。

不过,当美国政策成为“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中国外贸还能找到别的市场“平替”吗?

中日韩合作将会成为今年中国外贸的一大看点。三国间的合作始于1999年共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从1999年到2023年,三国贸易额从1300亿美元增至超7000亿美元。韩国的半导体、汽车零部件,日本的高端制造业产品、化工产品都大量销往中国,而中国的农产品、家电、工业制成品也在不断拓展日韩市场份额。

尽管如此,三国间的贸易依存度仍不足20%,远低于欧盟(65.7%)和北美自贸区(40.2%)。据估计,中日韩自贸区一旦建成,将形成一个拥有15.87亿消费者,占世界GDP总量23.4%的巨大经济圈。

除了中日韩,2024年,东盟已经凭借近7万亿的规模,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如今这一数字仍在快速增长。当然,中国的外贸新空间还远不止这些。但从中不难看出,中国正凭借完善的产业链、技术创新能力及新兴市场拓展,积极主动拥抱新兴市场。

毕竟,世界不只有美国。

看看新闻记者: 秦扬轲

编辑: 秦扬轲

责编: 方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