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游乐无双境,天下杂技第一乡。吴桥地处冀鲁两省交界,坐落于京杭大运河东畔,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文旅非遗精品短剧《云上的阿拉贝斯克》拍摄基地,正在全力打造“杂技之城、休闲之城、康养之城、创新之城、非遗之城、好人之城”。吴桥拥有千年杂技文化底蕴,建有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杂技大世界”,运河公园、线装书博物馆、红色莫家场、关金钟故居、孙福友故居、澜阳书院……这里是充满活力的文化旅游名城,适逢今年举办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为进一步提升吴桥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特举办“奇迹吴桥”短视频征集大赛,鼓励创作者用镜头挖掘吴桥之美,用影像记录吴桥之美,吸引更多人关注吴桥、走进吴桥。
一、活动主题
“运河畔·杂技缘”镜显奇韵看精彩
二、活动时间
1.作品征集:2025年7月11日-2025年8月10日
2.作品审核:2025年8月11日-2025年8月18日
3.结果公布与颁奖:8月28日
三、参赛对象
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从业者、爱好者均可参赛。
四、作品要求
1.内容主题
吴桥杂技:记录吴桥杂技表演、杂技艺人训练日常、杂技学校教学、杂技传承故事、杂技节筹备动态等。
非遗技艺:展现吴桥非遗技艺制作过程(如线装书、剪纸、石影雕、泥塑等)。
美食文化:拍摄吴桥特色美食的制作、品尝场景(如吴桥烧鸡、吴桥宫面、绿豆玍馇等)。
历史人文:围绕吴桥历史建筑、名人故事、文化传说等进行创作(如大运河民俗文化展馆、澜阳书院、孙福友故居等)。
现代吴桥:呈现吴桥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新风貌(如全国文明村、运河风光、荷塘美景、民宿风情等)。
征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内容,凡是充分展现吴桥风采的均可。
2.视频要求
作品主题鲜明、导向正确、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无噪音。时长控制在15-300秒,鼓励创意剪辑与独特表达。可用剪辑软件进行剪辑,可添加字幕、音乐、特效等,提升作品观赏性,但不得出现商业广告、敏感信息等与大赛无关内容。作品需原创,在吴桥实景拍摄,不得抄袭、盗用他人素材,若涉及版权问题,由参赛者自行承担责任。此次比赛不接受AI工具生成的投稿,关于运用AI工具制作动画、创意短视频等,待后续专题大赛,再进行征集。
五、参赛方式
参赛者需将高清视频作品及参赛作品登记表(须完整填写个人信息)发送至指定邮箱wqxdspds@163.com,邮件标题注明“作品名称+创作者姓名”。同时,可通过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发布作品,并添加话题#喜迎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奇迹吴桥、#“运河畔·杂技缘”镜显奇韵看精彩等。
六、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中共吴桥县委宣传部
协办单位:吴桥县委网信办、吴桥县融媒体中心、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有限公司
七、评选流程
由活动组委会组成审核小组,择机邀请爱奇艺、抖音、快手等相关平台专家,对参赛作品从创意性、内容质量、视觉效果、传播价值四个维度进行审核,确定获奖作品。
八、奖项设置
1.一等奖(1名):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门票(价值10000元)+荣誉证书。
2.二等奖(2名):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门票(价值3000元)+荣誉证书。
3.三等奖(3名):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门票(价值1000元)+荣誉证书。
4.优秀奖(10名):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门票(价值500元)+荣誉证书。
九、短视频大赛参赛声明
1.参加本次征集活动视为已完全理解并接受征集活动各项条款全部内容,包括本页面中提出的活动征集规则及解释等。
2.本次征集活动仅接受认同征集规则的作品。
3.本次征集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仅接受向指定邮箱进行投稿。
4.所提交的投稿作品由本人独立创作完成,投稿人对投稿作品应享有完整合法的著作权,且保证投稿作品不出现任何侵犯他人权益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侵犯他人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合法权益),承诺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及投稿人所在国家或地区相关法律法规,投稿作品不得含有反动、色情、暴力、恐怖等任何形式的违法信息。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作品,或是活动组委会认为破坏社会秩序或公共道德的作品,将取消参赛资格。因投稿作品违法或侵权而产生的一切纠纷、法律责任及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投稿人承担。
5.投稿作品由投稿人保留对作品的各项权利,征集活动结束后两年内,活动组委会可基于宣传推广等目的,无偿使用活动征集作品,并可基于使用场景对作品进行剪辑、转载、复制、改编、汇编、翻译、展览、分发、打印、展示、出版、放映、网络传播、制作衍生作品、添加活动标识等。
6.投稿人需确保并承诺报名所提供的个人信息真实,比如姓名、联系电话、邮件地址和通讯地址。如果作品获奖,活动组委会在获奖名单公示结束后,联系获奖者并与其核实个人信息。由于获奖者个人信息不完整而造成奖品无法发放的,则视为获奖者自动放弃获奖权利,将不再补发奖品。
7.活动组委会负责与活动相关的评审规则制定、结果公布、奖项发放等事宜,并享有活动最终决定权与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