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柱医生为患者检查病情。医院供图
本报讯 记者单强报道 近日,锦州64岁的秦先生(化名)因燃气使用中的两处疏忽,遭遇严重意外,全身75%皮肤被特重度烧伤,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烧伤整形显微外科接受治疗,日前,秦先生已出院。
据秦先生回忆,半个多月前的一个夜晚,他进入厨房准备热牛奶,刚点燃燃气灶,便瞬间遭遇热浪冲击。火焰迅速将其包围,同时产生的冲击波还将他推至厨房门口。随后,秦先生被120急救车紧急送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接诊医生发现,秦先生全身仅胸前小块皮肤完好,面部、胳膊、后背、腿部均布满燎起的大水泡,因剧痛不停抽搐。经检查,其烧伤面积达75%,属于特重度烧伤,其中双下肢伤势最为严重,以深Ⅱ度烧伤为主。入院后,医疗团队第一时间为秦先生开展快速补液治疗,以维持其体液平衡,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危及生命。
此次意外竟是两个被忽视的细节所致。一方面,秦先生家中煤气罐的软管直接插在炉台上,未使用卡子固定,最终导致软管脱落引发燃气泄漏;另一方面,家中的燃气报警器早已被断电,无法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出预警,错失了避免危险的最佳时机。
针对烧烫伤后的正确急救方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烧伤整形显微外科张彬柱医生特别提醒,牢记“冲、脱、泡、盖、送”五字诀,可最大程度降低伤害:
1.冲:第一时间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持续30分钟以上,通过快速降温阻止热量向组织内部渗透。
2.脱:使用剪刀小心剪开受伤部位的衣物,轻轻脱去,避免拉扯导致烫伤后起泡的表皮破损。
3.泡:将受伤的肢体放入冷水中浸泡,进一步降温并缓解疼痛。
4.盖: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临时覆盖伤口,减少外界污染。
5.送:尽快将伤者送往专业医院的烧伤科接受规范救治。
张彬柱医生同时强调,烧烫伤后切勿在伤口涂抹牙膏、大酱、紫药水等物品,此类行为不仅可能加重感染,还会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准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