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川新闻联播丨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 培育 “川字号”名特优新精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21:33:00    

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当前,四川正在实施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工程,构建产业标准体系,建立按标生产制度、强化全程质量控制,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农产品。

在南充市高坪区擦耳镇尖山沟村,万亩青花椒正值壮果期,村民们正在开展林间管护,植保无人机按照预定航线喷洒水肥,为花椒树披上 “防护衣”,5月末这里将迎来大规模采摘。

南充市高坪区玉润木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江华:青花椒主打的就是新鲜和口感,对品质要求很高,我们在农资采购、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多个环节,都进行了标准制定,与全区3000多农户,签订了种植合同。

建立标准体系,延伸产业链条。近年来,高坪启动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建设,成果显著,以青花椒为主导产业的擦耳镇为例,如今,这里已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11500亩,椒农每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南充市高坪区擦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张凤:我们积极协调农业、交通等领域项目资金,累计投入约2亿元,不断健全基础配套、精深加工、销售等全链条产业链,助力花椒园区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高坪已搭建起青花椒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涵盖种植加工、质量分级、投入品管控等8大体系,收纳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标准139项,用标准带动产业整体提档升级。

南充市高坪区蔬菜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刘操:通过在全产业链各环节推动标准落地,我们花椒产业的基础设施、生产技术、知名度均得到了全面升级,逐步实现品种优良、品质优秀、品牌增值。去年产值超过1亿元。

走进位于眉山市仁寿县的这家养殖企业,一台台自动化设备与工作人员密切配合,进行标准化猪肉分割作业,一头生猪最多可分割成260多种产品规格。

四川德康通内斯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曹文基:从种猪育种、饲料生产、商品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全链条覆盖,通过智能化设备、规范化管理,保证我们在养殖、加工、物流、消费等各环节都有标准可依。

做为全省生猪出栏大县,2022年起,仁寿启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基地建设,搭建起涵盖养殖环境、疫病防控等10余个环节在内的标准体系,实现了地方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眉山市仁寿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 张子兵:通过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带动,累计建成国家级生猪标准化屠宰加工基地1个,市级以上标准化养殖场42个,实现年出栏育肥猪41万余头,年产值200亿元以上。

如今,我省已建成全国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508.14万亩,认证登记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2929个,完成10个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根据规划,到2030年,全省农业标准化覆盖率将达到70%以上。

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 林方龙:我们依托全省良好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产业基础,实施“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健全农业地方标准体系,现行有效省级地方标准达595项,基本实现了“有标可依、有标可用”。同时,针对特色产业、农业发展新业态需要,补齐制定急需标准,近年来新制定发布64项省级地方标准,极大提升了四川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