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日前,在长沙市科技型企业(项目)融资路演活动现场,由长沙学院程立志博士等创业导师指导的长智科创团队研发的智控多通阀产品,受到多家投资机构的关注。“我们已与新疆地区多家企业达成意向合作协议,订单数量超过一万个,预计订单金额超800万元。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已经注册了公司,抢抓智慧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准备在长沙这片创业沃土上大干一场。”长智科创团队负责人曲振义说。
智能监控,给农作物精准浇水施肥
庄稼一枝花,水肥来当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要想实现精准施水施肥并不容易。曲振义介绍,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区,玉米、大豆、棉花都是超大面积种植,但灌溉高度依赖人工,在农作物的生长旺季,农民们经常深夜、凌晨奔波在田间地头,手动打开水管阀门。
长沙学院长智科创团队是一支师生共创团队,依托创业导师程立志、李锟、刘驰、杨兴发等在灌溉信息化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他们针对新疆水肥一体化设施的特点,历时两年成功研发出一款数字农田专用电动阀门,能够全面适配各类农田灌溉应用场景。
曲振义告诉记者,团队开发的智控多通阀,运用了先进的LoRa Mesh远距离无线通信自组网,采用了团队首创的叠式柱状阀芯,搭配高精度压力传感器,能够精准调节水压,真正做到对每一滴水的智能掌控,实现每个种植区域的均匀滴灌。同时,阀体内独特的斜槽沉降结构,有效降低了阀芯的磨损程度,相比市面上的球阀产品,使用寿命延长了10倍,可达10年左右。
此外,该智控多通阀采用“超低功耗控制板+大扭矩电机+大容量锂电池”的组合配置,续航能力实现了重大突破,可长时间稳定运行,其综合性能远超市面上常见的传统球阀和智能球阀。
“操作便捷、一键灌溉,超长寿命、免费维保,省工精准、降本增效。”曲振义总结说,对于新疆等地域辽阔、人口稀少且水资源匮乏的地区而言,智控多通阀的研发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更值得一说的是,团队依托智控多通阀这一硬件支撑,打造了农业云端智控系统。曲振义在手机上点开该系统App,记者看到在测试的农作物种植区域内,实时显示着时间、气温、湿度,以及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滴灌设备的开度、流量、电量、压力等关键信息。
“一机在手,万亩农田掌握于千里之外。什么时候浇水施肥,浇多少,施多少,农户都可以提前设置一个农事计划和关停时间。作物的长势进展如何,有没有缺水缺肥,有没有病害?都能够在线实时监测,并给出解决方案。”曲振义说,他和团队创业的初衷和目标,就是想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善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难题,解决科学精准用水用肥的问题,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赋能。
喜好成为专业,也正在变为事业
曲振义是长沙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大学生。来自河南南阳的他从小对机械就非常感兴趣,考取大学时,同类分数线的学校不少,但他看中长沙作为工程机械之都的魅力,将梦想锁定在长沙。如今,喜好成为专业,也正在慢慢变为事业。
谈到为什么在大学阶段选择创业,他说,导师们就是成功的榜样,他们将读大学时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产品已在全国10多个省份应用。在导师的言传身教影响下,曲振义对长沙的创新创业环境也有了初步感知。“创业初期,导师团队享受了多年政府部门提供的免费场地服务,导师还常跟我们分享,在长沙创新创业,政府部门把企业的杂事都做了,团队专心做产品做市场就行。”他说。
在导师指导下,曲振义和团队不仅学会了创业前要先观察市场需求,找准目标客户做产品,还在产品的营销推广方面收获了很多。
在曲振义的理念里,来长沙读大学,这里就是他的第二故乡,从未曾谋面的喜欢,到生活了两年彻底爱上这座城市,他正在享受这座城市的一切。赶上长沙大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春风,曲振义和团队也有了更加坚定的目标——推动产品加快投入市场,形成规模后不断优化产品,从农业领域应用推广至工业领域。
“近日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指出要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农业趋向现代化和智能化,这是一个必然趋势。阀门是灌溉中的关键部件,它实现智能化之后,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农业向智能化转变。”对于未来,曲振义信心满满。
记者从长沙学院了解到,该校积极响应湖南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致力于为校内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创新支持,在学校的推动和政策鼓励下,越来越多如长智科创团队这般由大学生与教师携手组成的创业团队不断涌现,他们正用刻苦钻研为长沙的发展贡献着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