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我们广大的音乐爱好者、音乐家们踊跃参与,为《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美丽的歌词去谱曲,让这首歌再一次‘盛开’在我们的祖国大地,完成我们92岁艺术家的一个心愿!”
7月24日,中国音协九届三次理事会在宁波召开,中国蒙古族歌唱演员、《站在草原望北京》《套马杆》等热门歌曲的演唱者乌兰图雅,谈及对新时代文艺使命的理解、对艺术家精神的传承,句句都绕不开一个关键词 ——“心愿”。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提起这首歌,乌兰图雅现场不自觉地便哼唱起来,“唱起这首歌,你的脑海里就充满了美好,桃花怒放的那种景象扑面而来,仿佛你也能够闻到香气。”
乌兰图雅。
很多人熟知乌兰图雅,源于她那些旋律激昂又朗朗上口的作品——这些歌以草原为叙事底色,明快的节奏勾勒出草原的奔放与生命力。其中,《站在草原望北京》《套马杆》等歌曲尤为深入人心,传唱大江南北,代表作《点赞新时代》更是获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的很多作品是歌颂家乡的,是因为家乡的土壤培养了我,抚育了我,给了我灵感。那么我们唱出去的时候,大家就会有信任感,因为你的每一句歌词,每一段旋律,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真诚。”乌兰图雅说,每当哼起《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也是同样的感觉。
“这首歌的第一句,就仿佛让人走进了家乡的桃林,我觉得这是因为艺术家心中有爱,心有家乡、有民族情怀,所以他指尖流淌出来的,就是这样一幅美好的画卷。”乌兰图雅说。
宁波奉化桃林。
所以,当听到92岁的宁波籍词作家邬大为老师,还在孜孜不倦地深耕艺术创作时,乌兰图雅表示,这本身就是对文艺工作者的一种鼓舞。
“这是一个标杆、一个努力的方向。”乌兰图雅认为,这个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历史责任,文艺作品首先是为这个时代的群众去服务的,要顺应时代需求,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好的作品是代代传唱的。我们不仅需要好的嗓子,也需要好的头脑,去敏锐地去捕捉我们当下人们的所思、所想,用心去聆听,把美好的生活用音符去记录、传播,与时代同频共振。”
92岁的宁波籍词作家邬大为。
近些年,乌兰图雅的歌曲作品也不断与时俱进,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音乐的新边界。从《阿尔山的姑娘》到《草原额吉》,从《我的蒙古马》到《中华民族一家亲》,她用歌声赞美各族人民一家亲,表达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
“我们要珍惜老艺术家们种下的‘桃花’,让更多讲述美好生活的‘桃花歌’唱响,这也是我们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共同的心愿、共同的课题!”乌兰图雅说。
记者 张芯蕊 廖惠兰 孙宇卓 周子豪
编辑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