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第二届人工智能赋能设计学科建设大会暨首届“智艺融合”教育发展论坛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举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1:14:00    

在国家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近日,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人工智能赋能设计学科建设大会暨首届“智艺融合”(AI+Art)教育发展论坛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开幕。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界、企业界的知名专家、学者500余人齐聚济南,共襄盛会。

大会以“AI赋能艺术设计教学创新与教材建设”为主题,深度践行国家关于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革新、产教融合升级三大导向,以教育数智化回应时代命题,汇聚产、学、研多方力量,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为数智经济和文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曾宪文,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邱显清,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美育专委会主任、国家开放大学教授郭青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晓娟,院长董占军,副院长孙大刚,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弭友海等相关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孙大刚主持大会。

曾宪文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山东省教育厅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111计划”,出台《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若干措施》,不断健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数智化教学资源建设,推动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和体制机制创新。期待与会专家学者能够分享宝贵经验和前沿研究成果,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新范式,完善教育领域多模态语料库,为AI赋能设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晓娟致辞时指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为切入点,在全国艺术类院校中超前谋划、提前布局,率先启动“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实施“五个一工程”,推动实现人工智能与设计学科双向赋能,构建起“技术赋能创意、创意驱动产业”的设计教育新生态,为高校探索数智教育新路径提供了鲜活样本。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交流有益实践经验,共商、共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为培育人工智能设计人才、推动设计教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会同步举行了《高等学校“设计+人工智能”系列教材》新书发布会;为首批“智艺融合”系列教材的牵头院校颁发了“高质量教材建设基地”荣誉证书。

大会成立了“智艺融合”教育发展论坛专家委员会;举行了虚拟现实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现场启动了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数据分析与创新应用大赛暨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案例征集活动。

在随后进行的大会主论坛环节,董占军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设计学科基础与实践路径》为题,黄心渊以《AIGC背景下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为题,王效杰以《Al+Art高职数字创意类专业教育:观念·实践·模式》为题;徐华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到人工智能生成服务》为题,罗仕鉴以《科技设计引领创新》为题,陈汗青以《“智艺融合”价值重塑设计学科多维发展路径探索》为题,费俊以《新媒体艺术与人工智能:创作者的边界》为题,Kostas(康思大)以《设计方法论在AI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为题,郭青春以《数字化背景下的职业院校美育建设》为题,孙凌云以《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题,李德杰以《“天工开物”平台的年度演进与实践》为题,高宏亮以《高校GPU算力云平台解决方案》为题,分别作大会主旨发言,共同解读最新政策趋势、分享前沿技术成果、展示行业标杆案例,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会议期间,同步开启“AIGC+设计教学”“动画和数字艺术人才培养与教材建设”“游戏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智能人居设计”“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美育”“产教融合”八大平行分论坛,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智能艺术教育的前沿探索成果。(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赵晓林)

相关文章